新闻详情
污水总磷排放标准(污水总磷超标的危害、原因及处理方法)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14
污水总磷(Total Phosphorus, TP)是衡量污水中磷含量的重要指标,它包括污水中所有形式的磷的总和,包括溶解性正磷酸盐、颗粒态正磷酸盐、溶解性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等。总磷的测定通常通过强氧化剂消解水样,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化为可溶性正磷酸盐,然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从而计算出总磷含量,测定方法包括钼蓝比色法、分光光度法、ICP-AES法等。
污水总磷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如食品加工、洗涤剂生产、化肥和农药生产等)和生活污水(如含磷合成洗涤剂的使用)。总磷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当总磷含量达到20毫克/立方米或无机氮达到300毫克/立方米时,水体可能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因此,控制污水总磷排放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污水总磷的排放标准因地区和行业而异。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一级标准限值为0.5mg/L,二级为3mg/L,三级为5mg/L。地方标准如《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T445-2009)中总磷限值为8mg/L。此外,行业标准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中,一级A标准为0.5mg/L,一级B标准为1mg/L。
污水总磷超标的原因可能与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多个因素有关。例如,污泥负荷与污泥龄控制不当、溶解氧水平不合适、水力停留时间不足、pH值偏离适宜范围等,都会影响生物除磷效果。此外,化学除磷剂的选择和投加量也是关键因素之一。研究表明,聚合氯化铝在化学除磷中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当投加量为60mg/L时,出水总磷含量可小于0.5mg/L。
针对污水总磷超标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处理方法。生物法通过活性污泥或生物菌种降低磷含量;化学沉淀法通过投加除磷剂与废水中的磷酸盐生成难溶沉淀物,从而去除磷。此外,还可以采用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技术。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水样的稀释和干扰物质的去除,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污水总磷的控制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处理方法,还需要加强管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排放标准的严格执行。对于违反排放标准的企业,均因污水总磷超标而受到行政处罚。这些案例表明,污水总磷的控制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条: 细菌浊度计厂家(细菌浊度计功能及特点)
下一条: 没有了!
本文网址:https://www.codyq.net/article/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