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水中油类检测方法有哪些(水中油类的危害)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6
水中油类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动物分解等方法。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5-10W吨石油及其制品排入水体,可能是各种程度的污染、石油泄漏和战争因素造成的,这也将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污染,所以水中油类检测已经成为水质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水中油类的危害:
1.消耗水中的DO,使水质恶化
分散在水中的油,部分吸附于悬浮颗粒,或以乳物状态存在于水体中,部分溶于水,水中油类在被微生物分解氧化过程中消耗的DO,使水质恶化,同事,漂浮于水体表面的油,影响空气-水体界面上的气体交换,形成一层油膜,使得水体不能及时从空气中补充CO2,从而更促进了水质恶化。
2.毒害鱼类,给渔业生产带来破坏。
水中油类污染能直接毒害鱼类,特别是油膜和油团能粘住大量卵和幼鱼,给鱼类繁殖带来极大危害。据报道,前苏联里海由于石油污染,海洋鱼类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明显下降,鲟鱼的总产量下降2/3,鲤鱼、棱子鱼都几乎绝迹。
水中油类检测方法有哪些呢?
目前,常见的水中油类污染物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重量法、浊度法、色谱法、荧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等相关方法的联用技术。其中在2018年生态环境部对石油类污染物质测量原有标准做了修订,新增发布了水质石油类测量标准HJ970-2018《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和修订了HJ637-2018《水质石油类和动物油类红外分光光度法》,并且该标准将在2019年1月1日起实施。精准测量水中油成分、含量,对水中油类进行检测和监控十分必要,对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网址:https://www.codyq.net/article/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