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污水厂需要监测哪些水质指标(污水厂水质监测方法)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8-19
污水厂的正常运行是保证正常出水的根本保证。而对于污水厂进行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是保证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其中,对于污水厂的运行指标的定期、准确的监测,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从而指导污水厂运行则是污水厂工作的根本。
1.污水的物理性指标
温度:对污水、污泥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生物性质有着直接影响。如果要保证污水厂较好的有机物处理效果,温度应该尽可能的控制在20~30℃左右。温度监测在现场进行,常用的方法有水温计法、深水温计法、颠倒温度计法和热敏温度计法。
色度:我国对于污水厂排放标准中对于色度有排放要求,因此,如果进水的色度较大时,出水的监测指标中色度应该予以重视。
臭味:水中臭味主要来自有机质的腐败产生的,不过目前污水厂并没有对臭味进行专门的监测。
2.污水的化学(包括生化)性质指标
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与重铬酸钾氧化法。高锰酸钾(KmnO4),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时可以采用。重铬酸钾(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
生化需氧量(BOD):由于我国存在的河流之排水体制,因此城市污水厂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工业废水,相对与生活污水而言,工业废水水质变化大而且难于降解,通过监测污水厂进水中BOD及COD,可以大致的判断污水的可生化性。生化需氧量的经典测定方法是稀释接种法。
溶解氧DO: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天然水的溶解氧含量取决于水体与大气中氧的平衡。
在污水厂整个运行过程中,十分重视水中溶解氧的测定,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碘量法及其修正法、膜电极法和现场快速溶解氧仪法。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中含C、H、N、S等元素,当右机物全都被氧化时,这些元素分别被氧化为CO2、H20、NO2和SO2,此时的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
总有机碳(TOC):表示水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总含碳量,是评价水中有机污染质的一个综合参数。它是用燃烧法测定水样中总有机碳元素量来反映水中有机物总量的一种综合测定指标。
氮(有机氮、氨氮、总氮):有机氮是反映水中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等含氮有机化合物总量的一个水质指标。氨氮的测定方法,通常有纳氏比色法、气相分子吸收法、苯酚-次氯酸盐(或水杨酸-次氯酸盐)比色法和电极法等。
磷(总磷、溶解性磷酸盐和溶解性总磷):在天然水和废水中,磷几乎都以各种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它们分为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和多磷酸盐)和有机结合的磷(如磷脂等),它们存在于溶液中,腐殖质粒子中或水生生物中。
pH值:pH值是指示水酸碱性的重要指标,在数值上等于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H值的测定通常根据电化学原理采用玻璃电极法,也可以用比色法。
悬浮物(SS):悬浮物(SS)指不能通过过滤器(滤纸或滤膜)的固体物质。
有毒物质:有毒物质是指污水中达到一定的浓度后,能够危害人体健康、危害水体中的水生生物,或者影响污水的生物处理的物质。
3.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细菌总数是指lmL水中所含有各种细菌的总数。反映水所受细菌污染程度的指标。
大肠菌数:大肠菌数是指1L水中所含大肠菌个数。总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中,多管发酵法可适用于各种水样(包括底泥),但操作较繁需要时间较长;滤膜法主要适用于杂质较少的水样,操作简单快速。
综上所述,如果要想保证污水厂正常运行,其根本保证来源于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对于污水厂的运行指标的定期、准确的监测,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从而指导污水厂运行。
本文网址:https://www.codyq.net/article/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