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国标中余氯的标准是多少(饮用水保持余氯的意义是什么)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6
余氯是指水与氯族消毒剂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自来水使用氯剂消毒至今已经有100年的历史,目前仍以应用氯消毒为主。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是由于氯剂消毒具有杀菌、杀藻及强有力的氧化作用、且容易获得、成本低,我国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在加剧,为了更好的杀灭水中的微生物,在水处理过程中加入氯等消毒剂来保证水质。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氯加入水中,与水接触30分钟后,水厂出厂水中游离余氯为0.3-4.0mg/L,管网末梢水中余氯不能低于0.05mg/L。那饮用水保持余氯的意义具体是什么呢?
1.阻止大肠菌的再生长
大肠菌的再生长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防止微生物再生长的措施是选择性质稳定、运输方便、不产生有害副产物且能深入生物膜内杀死附生细菌的消毒剂,在当前没有采用特殊措施的条件下,采用剩余消毒剂是比较有效的办法。
2.抑制生物膜的形成
控制管网中生物膜的形成可以采用多种办法,但保持管网余氯仍是最有效的措施。
3.管网水的水质问题
管网水的水质生物学稳定性与管网中的生物膜形成及微生物的再生长几乎成一致状态。因此保持余氯有利于稳定水质。
4.防止偶发病原菌发生
防止发生在部分用户支管内的偶发性病原菌和微生物的问题。一些病原菌如军团菌属和一些大肠菌微生物,在配水管网和用户支管内的生物膜中能够残存,甚至繁殖,水中留有余氯对偶发性微生物控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5.剩余消毒剂作为传达微生物污染的信号
当污染物进入管网系统,消耗剩余消毒剂,使得管网中部分管段中剩余消毒剂减少,余氯消耗的情况可以作为污染信号。
保持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的余氯浓度,可使水在生产和配送过程中维持一定的持续消毒能力,杀灭水中的微生物,防止水质受外来污染的影响,保证水质的生物安全性。
本文网址:https://www.codyq.net/article/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