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农村饮用水安全指南(洪涝灾害后如何注意饮水安全)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7
农村饮水安全指农村居民能及时取得足量够用的生活饮用水,且长期饮用不影响人身健康。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分“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等级,由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障率4项指标组成,其中任何一项达不到基本安全指标即为饮水不安全。
农村饮用不安全的水会有哪些危害?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人类80%的疾病、50%的癌症都是与饮用水污染或饮用水不安全有关。长期饮用不洁的水,有害物质在人体内逐渐积累,将会不同程度地诱发各种急性、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恶性肿瘤、肠胃病、皮肤病等。饮用水质不达标的水,也容易引发腹泻、霍乱、伤寒、肝炎、痢疾等传染病和氟中毒、砷中毒等地方病。
农村供水安全与环境卫生状况有关吗?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环境卫生状况密切相关。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相结合,改善居室卫生条件,发展沼气、改建厨房、新建、改建卫生厕所,房前屋后植树种花,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从而支持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
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有哪些?
人需要喝水,但并不是什么样的水都可以喝。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无致病的微生物;不含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透明、无色;无异味和无臭等。
造成农村饮水污染的因素有哪些?
饮用水水质不良与水源、供水管道、给水设备遭受污染有关。水源污染主要是由自然界影响或人类活动造成的,如土壤及表层中的有害矿物质溶入水体中;工业、养殖业和生活等污水的直接排放等。当饮用水受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或致病微生物的污染后,可引起水的色、嗅、异感官性状恶化,并可引发介水传染性疾病和地方病。
如何选用安全的饮用水源?
1、目前农村饮用水主要以井水、山泉水、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自来水)为主。
2、修水井应选择水质良好、周围30米以内无渗水粪池、畜栏、垃圾堆和工业废水、废渣等污染源;
3、以井水为水源的,井口要加盖,井底用砂石铺严,井的上部2-3米要有不透水的井壁;
4、以山泉水为水源,应尽可能将山泉水密闭引入水塔进行净化,同时要管好贮水水塔,必要时应进行消毒。
5、以河流或水库为水源,应选择水面清澈、水中有河沙卵石的,做好水质净化、消毒措施。
6、若发现饮用水水源发生感官性状的变化,如异臭、异味、异色,肉眼可见水中的悬浮和沉淀杂质;或者品尝后有涩、苦、咸的感觉;或者用烧开的自来水泡茶,隔夜后茶水变黑;或者热水器、开水壶的内壁上结有水垢等情况,应将水质送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检测,合格的水质才能饮用。
饮用水如何净化、消毒?
以河水、水库水或山泉水等作为饮用水源的,应做好净化、消毒处理,特别是在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后。
净化:一般可采用直接静置澄清,或者使用砂子进行过滤,也可加明矾等混凝沉淀剂进行沉淀净化。
消毒方法:
1、直接加氯法:每担水(100斤)加漂白粉精片一片,先把精片捣碎,用冷水调成糊状,静置,取上清液,再放入水井或水缸中;
2、煮沸法:这是效果最好的饮水消毒方法。要养成喝开水,不喝生水的习惯;
3、持续加漂白粉法:在洗干净的矿泉水瓶周边钻4-6个小孔,孔的直径为0.2-0.5cm。将250g-300g漂白粉倒入矿泉水瓶中,将矿泉水瓶口拧紧置于井水中,一次加粉后消毒可维持1周左右。(注意: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投加漂白粉,测量余氯)
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长时间没用自来水,再次用水要先放空水管中的“死水”。如早晨起来后,一定要拧开水龙头先放放水,然后再来食用;连续几天没用水后,也应拧开水龙头放空管道中的积存时间较长的“死水”。
用水户家中的水缸、储水池要定期清洗、消毒。定期清洗掉水缸和储水池中的污泥,并杀死滋生的细菌等微生物。
洪涝灾害后如何注意饮水安全?
1、千万不要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对临时的饮用井水、河水、湖水、糖水,一定要进行消毒;浑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必须先加明矾澄清,经漂白粉等消过毒的水也应煮沸后饮用;
2、洗菜、煮饭、漱口等日常生活用水也必须使用消毒过的清水;
3、漂白粉(精片)必须放在避光、干燥、凉爽处(如用棕色瓶拧紧瓶盖存放)
本文网址:https://www.codyq.net/industry/1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