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总磷检测仪常用测量方法(总磷检测仪原理)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8-19
磷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天然水和废水中,磷几乎都以各种磷酸盐的形式存在,总磷是指水体中各种形态磷的总和,包括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如焦磷酸盐、偏磷酸盐等)和有机结合的磷(如磷脂等)。总磷是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通常我们会使用总磷检测仪定期检测其含量。本篇主要介绍一下总磷检测仪常用测量方法与原理。
1.分光光度法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或硝酸 - 高氯酸将水样消解,使所含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络合物,于 70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进而计算出总磷含量。
钼酸还原法:总磷与钼酸反应生成黄色的磷酸钼酸盐,总磷检测仪通过分光光度法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来确定总磷的含量。
2.消解氧化 - 比色法
氯化亚锡法:在酸性溶液中,磷酸与钼酸铵生成磷钼杂多酸,用氯化亚锡还原成蓝色络合物,通过比色测定总磷含量。此方法虽灵敏但稳定性差,受氯离子、硫酸盐等干扰。
钒钼磷酸比色法:灵敏度较低,但干扰物质较少。
3.仪器分析法
离子色谱法:通过采集水样后,使用离子交换柱进行分离,再采用离子色谱仪进行测定。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满足不同水体中总磷的测定需求,但总磷检测仪比较昂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样品经过稀释和酸处理后,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源电离,然后在质谱仪中检测磷的质量数。具有较低的检测限和较宽的线性范围,适用于低浓度总磷的精确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将污水中的总磷转化为可检测的无机磷化合物,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和定量测量无机磷的浓度。准确度高,但需要专用的总磷检测仪和复杂的前处理步骤。
4.其他方法
流动注射分析(FIA):在酸性介质中,样品与试剂混合后通过流动系统进入检测器,通常为分光光度计。具有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的优点,适合环境监测和常规检测。
生物传感器法:利用特定的生物传感器,如酶或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总磷发生特异性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生物传感器的响应来确定总磷的含量。这种总磷检测仪具有快速、灵敏度高和实时监测的优点,但需要合适的生物传感器和仪器。
本文网址:https://www.codyq.net/industry/1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