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水质氨氮的排放标准(氨氮检测的实际应用)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9-16
水质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₃)和铵离子(NH₄⁺)形式存在的化合氮,是反映水体受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一、氨氮的来源与危害
1.来源
生活污水:人类排泄物、洗涤剂等含氮有机物分解产生。
农业径流:化肥(如氮肥)、畜禽粪便等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水体。
工业废水: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排放的含氮废水。
自然过程:水体中有机物分解、藻类死亡等也会释放氨氮。
2.危害
水体富营养化:氨氮是藻类生长的营养素,过量会导致藻类爆发,引发赤潮或水华。
耗氧污染:氨氮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硝酸盐氮,消耗水中溶解氧,威胁鱼类等水生生物生存。
毒性:高浓度氨氮对鱼类和某些水生生物具有直接毒害作用,甚至导致死亡。
二、氨氮的排放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Ⅰ类水:≤0.15mg/L
Ⅱ类水:≤0.5mg/L
Ⅲ类水:≤1.0mg/L
Ⅳ类水:≤1.5mg/L
Ⅴ类水:≤2.0mg/L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氨氮排放限值根据行业和水体类别不同,范围为0.02mg/L~150mg/L。
3.行业型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钢铁工业、焦化、化肥(氮肥)、合成氨工业、纺织染整业、食品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饮料制造业等排水单位,均将氨氮列为必测项目。
三、氨氮检测的实际应用
1.污水处理厂
实时监测污水中的氨氮含量,控制排放量,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2.环境监测
监测河流、湖泊、水库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氨氮浓度,评估水体富营养化风险。
3.工业废水处理
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通过氨氮检测优化处理工艺,避免超标排放。
4.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监测农田径流中的氨氮含量,指导化肥施用,减少农业污染。
本文网址:https://www.codyq.net/industry/1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