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北京市入河排污口管理措施有哪些(入河排污口治理的重要性)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6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近年来,北京市坚持“三水统筹”,大到总库容43.75亿立方米的密云水库综合保护,小到遍布京城水系直径1米左右的入河排污口精细管理,可谓下足了功夫。水污染问题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管好管住入河排污口,是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2019年以来,北京市通过构建监管体系、全面排查整治、强化长效机制,拧紧入河排污口“阀门”,2020年完成全市入河排污口排查,至今已完成80%的问题排污口整治,取得良好成效。2021年,北京市Ⅰ-Ⅲ类水质河长占比75.2%,同比增加11.4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河长同比减少2.4个百分点,实现动态清零。
在新设排污口方面,一是完善审批程序,二是优化审批流程。出台技术规范,明确现有排污口“怎么治”和“怎么管”。申请安排中央水污染防治项目资金用于市、区两级入河排污口监管项目,推动安装入河排污口监测设备,推进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入河排污口为抓手,切实提高市、区两级水生态环境监管水平。
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原则,组织各区开展入河排污口系统排查溯源,掌握各类排污口的分布、数量、排水特征及去向、排放单位基本情况等信息,建立入河排污口全口径台账。从类型、区域、流域分布三个纬度进行分类。在建立入河排污口全口径台账的基础上,根据排污口性质、类型、排水等情况,梳理入河排污口问题清单,对全市列入清理整治的216个入河排污口,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整治。把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列入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利用市河长办工作信息通报制度和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动整治。
入河排污口监管是连续性、长期性的工作,开展清理整治的同时,北京市探索强化全过程、精细化、多方协同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实施全过程管理,加强精细化管理,结合日常管理、执法检查、清理整治等工作进展,按季度更新入河排污口台账,及时掌握排污口变化情况。通过核发排污许可证、监督执法等措施,明确排污口责任主体设施维护、自行监测、达标排放等要求。
有了水,城市才有了灵动之美,城市的发展才有了支撑。下一步,北京市将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长效监管,强化水陆统筹、系统治理,坚持“三水统筹”,让“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人水和谐之景常驻。
本文网址:https://www.codyq.net/industry/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