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长江总磷污染现状(各地治理长江总磷污染的措施)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5
当前,总磷已经成为长江流域首要污染物,总磷污染控制是下一步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攻坚方向。2022年,生态环境部等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实施了《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长江流域总磷污染控制方案编制指南》,方向已明确,但长江总磷污染控制就像治疗疑难杂症一样,需要当地管理部门与科研人员一起,下功夫把具体路径搞清楚。
1.总磷削减攻坚任重道远
2022年,长江流域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提升至98.1%,长江干流水质连续3年达到Ⅱ类标准。尽管长江干流水质较好,但长江上中游支流、下游湖泊水体中总磷污染问题仍比较突出。尤其是中下游的浅水湖泊,包括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等湖泊的总磷污染问题,还亟待解决。当前,长江流域总磷作为国控断面定类因子的比例达50%左右,仍远高于其他污染物,长江中上游部分支流和中下游部分湖泊水体总磷超标明显,总磷削减攻坚工作任重道远。
2.找准污染“病因”,精准施策治理
农业面源总磷排放量占长江经济带总排放量的67%。这是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不确定性、滞后性等特点,其污染治理要求高、监管难度大,再叠加流域内农业复种指数高、化肥农药施用量较大、畜禽和水产养殖业发达等原因,当前治理面源污染仍面临许多难点。一方面,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水平有待提升。另一方面,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控压力依然较大。同时,水产养殖尾水治理能力较为薄弱。同时广大农村缺少污染治理设施,是长江总磷污染防治的短板。长江总磷污染防治工作还面临着生活污染叠加农业面源污染、江湖水质标准不统一、监管难度大、科研投入不足等方面的难题。
3.因地制宜、一地一策制定防控方案
一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绿色转型。
二是持续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三是全面提升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监管能力。
四是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扶持力度。
长江流域地区差异大,发展不平衡,各地污染特征及其防治需求也各不相同。所以长江总磷污染防治工作可以依托生态环境部正在组织开展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城市跟踪研究工作,让有经验、有技术、有能力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深入地方,为地方“量体裁衣”,制定长江总磷污染防治相关方案。
上一条: 水质检测氨氮值多少为正常(氨氮是什么)
下一条: 水质甲醛的测定方法(水质甲醛检测标准)
本文网址:https://www.codyq.net/industry/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