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水中油有哪些危害(水中油应该如何检测)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6
水中油主要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两大类物质。石油类以烃类形式存在,主要包括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动植物油主要是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脂。
水中油有哪些危害?
1.消耗水中的溶氧,使水质恶化。分散于水中的油,部分吸附于悬浮颗粒,或以乳物状态存在于水体中,部分溶于水中,水中的油在被微生物分解氧化过程中消耗溶氧,使水质恶化;同时,漂浮于水体表面的油,影响空气-水体界面上的气体交换,形成一层油膜,结果水体不能及时从空气中补充氧气,更促进了水质恶化。
2.危害鱼类,给渔业生产带来破坏。石油污染能直接毒害鱼类,特别是油膜和油团能粘住大量卵和幼鱼,给鱼类繁殖带来极大危害。即使油的浓度低至10-4~10-5mg/L,鱼卵存活率也只有55%~89%,而畸形仔鱼占到23~40%。前苏联里海由于石油污染,海洋鱼类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明显下降,鲟鱼总产量下降2/3,鲤鱼、棱子鱼、几乎绝迹。
水中油如何检测?
目前,国内外分析水中油含量的方法有重量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紫外法、色谱法、荧光光度法等。其中,重量法只适用于很高浓度的检测,而石油类污染往往较低的浓度就可以发生,缺乏实用性。
水中油的组分具有荧光特性,根据荧光强度的大小可以测定水中油类物质的含量。美国、欧洲等国家已经将紫外荧光法作为水中油含量检测的标准方法之一。GB17378.3海洋监测规范采用了紫外荧光法,此方法在低浓度时不需要用萃取剂可直接检测,瞬间出结果,准确性、操作简易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对于高浓度、不均匀的样品,可使用无毒的萃取剂,大大简化了使用的过程,并可以实现现场采样监测,并可以像测pH计一样实现在线监测。
本文网址:https://www.codyq.net/industry/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