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水质检测中的“限值”是什么意思(水质检测中限值制定依据)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9-14
在水质检测中,“限值”指的是针对水中特定物质或指标设定的、具有法律或技术约束力的量化标准,其核心作用是通过明确 “安全 / 合格” 与 “危险 / 超标” 的界限,保障水质用途的安全性、适用性及环境可持续性。限值并非统一标准,而是根据水质的具体用途、保护目标、健康风险或生态影响制定,不同场景下的限值差异极大。
一、限值的核心本质
限值的本质是通过科学评估,将 “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或生产活动无不良影响” 的最大允许浓度(或范围)转化为具体数值。例如:
1.饮用水中铅的限值为0.01mg/L(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意味着当水中铅含量超过此值时,长期饮用可能导致儿童智力发育受损、成人肾脏损伤等健康风险;
2.农田灌溉用水中汞的限值为0.001mg/L(《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21),若超标,汞会通过作物吸收累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二、限值的制定依据
限值并非主观设定,而是基于多维度科学数据和实际条件综合制定,核心依据包括:
1.健康风险评估
通过毒理学实验,确定物质对人体的 “无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再结合人群暴露量、安全系数,最终推算出限值。
例:饮用水中砷的限值(0.01mg/L),即基于砷的致癌性风险评估,确保终身饮用(按日均饮水量 2L 计算)的致癌风险低于 10⁻⁵(即 10 万人中不超过 1 人因饮水砷超标致癌)。
2.生态风险评估
针对水生生物,通过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设定不破坏生态平衡的限值。
例:地表水中镉的限值(Ⅲ 类水为 0.005mg/L),需确保镉含量不会导致鱼类生长迟缓、藻类疯长或底栖生物死亡。
3.技术与经济可行性
限值需兼顾 “安全性” 和 “可实现性”。若限值设定过严,可能导致企业处理成本过高、技术无法达到;若过松,则会带来健康或生态风险。
例: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中,COD(化学需氧量)限值分 “一级 A(50mg/L)”“一级 B(60mg/L)”,既考虑了水环境容量,也兼顾了不同地区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水平(如东部地区多执行一级 A,中西部可暂用一级 B)。
4.水质用途的特殊性
同一物质在不同用途水中的限值差异极大,核心取决于 “用途对水质的要求”:
饮用水中余氯限值(≥0.2mg/L,≤4mg/L):需同时满足 “杀灭细菌病毒”(下限)和 “避免产生刺鼻气味及消毒副产物”(上限);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余氯限值(≤0.1mg/L):因过量余氯会腐蚀管道和设备,故限值远低于饮用水。
本文网址:https://www.codyq.net/article/1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