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影响氨氮测定仪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氨氮测定仪原理)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8-19
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于水中的氨。氨氮对人体和环境也有很多影响。氨氮在水体中硝化作用的产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对饮用水有很大危害,长期饮用对身体极为不利。水中氮素含量太多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并且会消耗水中溶解氧,导致水体发黑发臭,同时含量过高引起水生生物中毒死亡。因此,使用氨氮测定仪监测水中的氨氮含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氨氮测定仪原理:
目前,氨氮的测定最常见的方法是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水杨酸分光光度法进行氨氮的测定,其原理均为水样中游离态的氨或铵离子与指示剂反应后显色,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进一步测出水体中氨氮的具体含量。
影响氨氮测定仪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1.钙镁等金属离子
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水的硬度。当废水中钙、镁离子含量过高时,会在氨氮测定时产生浑浊,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2.余氯
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余氯对氨氮测量产生正影响,余氯含量越高,所测出的氨氮含量会越高。
3.色度
纯水为无色透明的,但是大多数的污水都带深浅不一的颜色,水的颜色即色度,色度较大会影响显色,干扰比色测定。
4.浊度
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粘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成的,很多的地表水和污染源的水均含有浊度干扰。浊度会使光散射或者吸收光,使氨氮比色测定时不稳定,造成测量误差。
5.温度
温度对氨氮显色反应有很大影响,会影响显色反应的速度和显色后物质的稳定性。温度较低时,溶液显色慢,显色不完全;温度较高时,溶液显色快,但显色后物质容易不稳定,这些都会影响测量结果。
要确保氨氮测定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除了水样进行预处理之外,对氨氮测定仪的规范性和稳定性要求也格外重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氨氮测定仪对数据质量具有重要保障。
本文网址:https://www.codyq.net/article/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