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二次供水卫生新要求(二次供水消毒设备卫生要求)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9-14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高层住宅占比越来越高,为了给中高层住户供应自来水,如今,各种二次供水设施日益增多。二次供水的水质、水压以及设施运维管理、老旧设施更新等问题正逐渐成为民生关注的焦点。国家强制性标准《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2025即将替代《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1997,并于2025年5月30日发布,2026年6月1日正式实施。
一、二次供水卫生新要求
从基本卫生要求、机房卫生要求、水箱(池)卫生要求、消毒设备卫生要求、运营要求五个方面对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要求进行了更全面的规定。
1.基本卫生要求
二次供水设施应独立设置在锁闭的机房内。
二次供水的供水管道不应与非饮用水管道及设备直接连接。
二次供水设施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应分别设置水样采样口。
2.机房卫生要求
机房门窗应锁闭,窗户应安装防护格栅,机房应设置挡鼠板及防虫害装置。
机房内设备基座基础顶面距机房地面不应小于0.1m。
机房应设有机械通风、排水、防淹报警装置,机房内地面应有不小于0.01的坡度坡向排水设施。
机房内不应存放杂物。
3.水箱(池)卫生要求
水箱(池)距污染源、污染物的距离应符合GB 50015规定,并保持周边环境整洁。
水箱(池)应专用,不应与非饮用水水箱(池)连接。水箱(池)的设计容积不应超过用户48h的用水量。
水箱应安装在有排水条件的基座上,水箱应设置通气管和通气管罩,数量不应少于2个,宜对角安装,并设有耐腐材料滤网和防虫网。
水箱(池)应设置人孔,人孔应设在水箱顶部,且高于水箱顶部0.05m以上,人孔的位置和大小应满足水箱(池)清洗、消毒工作的需要。人孔应设置盖(或门)和锁,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并做好开启记录。
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水箱顶部与屋顶的距离应不小于0.8m,水箱外壁与墙面的间距、水箱底与房间地面的间距应符合GB 50015规定。水箱(池)内、外均应设置爬梯。
水箱(池)与饮用水接触表面应保证外观良好,光滑平整、不渗漏。水箱(池)应设置进水管与出水管。进水管应位于水箱(池)上部,其最低点高于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不应小于进水管管径,且不应小于25mm,可不大于150mm。出水管应位于水箱(池)下部。进水管与出水管应设置在水箱对侧。
水箱(池)应设置溢流管和泄水管,且出口均应设置耐腐蚀材料滤网和防虫网。溢流管管径应大于进水管管径,其管口上沿应低于进水管下沿,与排水系统不应直接连接并应有不少于0.2m的空气间隙。泄水管应设在水箱底部,与排水系统不应直接连接并应有不少于0.2m的空气间隙。
水箱(池)应设置水位监控、溢流报警装置,有条件的可设置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4.运营单位与人员要求
运营单位负责二次供水设施的巡查、运行、维护、清洗、消毒等日常管理工作。
运营单位应制定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维护、水箱(池)清洗、消毒、水质检测等制度和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予以实施。
运营单位应配备专(兼)职管水人员,明确工作职责。
运营单位管水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
运营单位应设置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档案。
5.水箱(池)清洗、消毒要求
运营单位应对水箱(池)进行清洗、消毒,每年不少于1次。正常运行期间水质检测结果不符合GB 5749-2022的规定时,运营单位应立即查找原因,并对水箱(池)进行清洗、消毒。
从事水箱(池)清洗、消毒工作的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健康体检和相关培训。
用于水箱(池)清洗、消毒的消毒剂符合《生活饮用水消毒剂和消毒设备卫生安全评价规范(试行)》规定。
水箱(池)清洗、消毒后,运营单位应做好清洗、消毒记录。
二、二次供水消毒设备卫生要求
二次供水设施宜设有安装消毒设备的位置。除无负压给水设备和进水中游离氯大于0.4mg/L的水箱(池)外的二次供水设施应安装消毒设备。紫外线消毒器应符合GB 28235-2020中4.2规定,应具备机械清洗装置,石英套管结垢系数不应低于0.6,紫外线强度应大于70μW/c㎡。二氧化氯消毒剂发生器应符合GB 28931规定。次氯酸钠发生器应符合GB 28233规定。臭氧消毒器应符合GB 28232规定。
本文网址:https://www.codyq.net/industry/1354.html